您的位置:首页 >投资创新 > 投资创新

中国洪涝巨灾模型1.0 发布 巨灾保险处于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

2022-11-29 11:30:2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简介: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王亚琪 上海报道在第四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中再集团所属成员企业--中再巨灾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发布了中

原标题:中国洪涝巨灾模型1.0 发布 巨灾保险处于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实习生 王亚琪 上海报道

在第四届陆家嘴国际再保险会议上,中再集团所属成员企业--中再巨灾风险管理公司正式发布了中国洪涝巨灾模型1.0版本。

事实上,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巨灾管理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此前在巨灾模型领域对于国外的模型依赖较强,加强巨灾风险管理,成为一项迫切而紧要的任务。 

我国巨灾管理发展迫在眉睫

中再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兼中再巨灾风险管理公司总经理冯键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性,巨灾管理无法照搬其他国家的数据和模型,只有依据自身情况设计模型,才能更为准确地计算出贴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巨灾风险损失,同时摆脱对国外公司模型的依赖以及数据泄露的风险,让我国巨灾管理切实地走上新的台阶。

事实上,一旦发生巨灾,损失程度大、影响范围广,难以用大数法则测算,且不少巨灾具有不可预测性,巨灾保障一直以来是商业保险经营的难题。

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本次发布的洪涝巨灾模型不同于之前的地震、台风模型,主要围绕洪涝灾害损失的评估测算,攻克了不少难题。洪涝巨灾模型发布以前,我国洪涝灾害的风险测算一直依赖于国外的洪涝模型,将国外的模型应用于国内,一方面模型的公式、技术属商业机密,不被分享,另一方面模型测算出的结果知识产权属于国外,相关数据的泄漏也会危害国家安全。

早在2020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主要目标是:一要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二要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三要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这样的普查对于摸清我国巨灾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据王忠曜介绍,中再于去年正式启动中国洪涝巨灾模型的研发工作,本次推出的洪涝巨灾模型有三个特点:

一是汇聚了2400多个气象站近60年的降水的数据,建立了随机降水模型,能够模拟中国季风气候降雨特征的千年降水量随机事件,是巨灾模型的重要基础。

二是模型攻克了技术上的难题将多个模块化的洪涝模型进行到网络化的搭建,形成了全国洪涝计算模型的算法库。

三是研发了适用于保险需求的全国的大尺度洪涝集团模型,针对保险需求、根据保险承保的相关保险价值,保险的一些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此次发布的洪涝巨灾模型既能帮助保险公司做风险评估和风险定价,也可以帮助政府、企业、被保险人做一些灾前的风险预警。

“预计在2024年推出2.0商用版本”

近年来,公众对于巨灾保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冯键表示,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财富实现增长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天气愈加极端、灾难频发以及城市建设对于灾难的关注度不高等,都加剧了居民财富的风险暴露,因此巨灾保险成为了日益重要的议题。

冯键在采访中表示,目前我国的巨灾保险处于一个增长较快的发展阶段,未来的巨灾保险产品要向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

冯键提到,目前发布的中国洪涝巨灾模型需要近两年时间的持续研发和一年时间的反复验证 ,预计在2024年推出2.0商用版本。谈及当前巨灾模型研究遇到的难点与困境,冯键表示,模型计算量相当大,数百台服务器进行超算也需要数天的时间,希望不久的未来,可以使用量子计算机来大幅提高算力;另外,将在更强的智能算法的方向上努力。他总结道,超级算力+智能算法的结合应用,将是推动巨灾模型研发的关键之处。

王忠曜表示,再保险公司应积极推进科技化、数字化、生态化的经营转型。一是,科技化转型。通过巨灾模型、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研发与应用,对灾害风险“看得清、算得准、管得住”,不断提升灾害风险累积管理能力。二是,数字化转型。通过建立大数据获取及分析能力,不断夯实在新兴领域的数据积累,通过对数据资产的分析研究形成风险洞察,不断迭代完善承保定价模型,实现新兴领域风险的精准定价。三是,生态化转型。通过构建多领域多场景的再保险特色生态圈,汇聚跨行业的专业资源,提升产品创新、风险管控、科技应用的能力,从而更多的服务直保客户,与客户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很赞哦!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